20世纪70年代,悉尼并非今天这般模样。1971年,悉尼第一家麦当劳开业,但是它并不是开在当今最热门的区域,相反,店铺选址在Bankstown的Yagoona,当时有名的制造业区域。
如今麦当劳已经有900家门店散布在全澳。
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Bankstown的房价要比Leichhardt贵得多。根据估价师部门蓝皮书显示,1977年,Bankstown的三房排屋中位价为3.25澳元,而相对于更靠近市区,仅15公里的Lechhardt,同类房产的中位价为2.8万澳元。
令人意外地并不是只有这一点。在过去四十年,悉尼的房屋价值和区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房价分布情况改变
例如Wollongong的房价就高于Marrickville或Darlinghurst,三者的房价分别为4.25万澳元、3.7万澳元和3.5万澳元。同样的,Canterbury的房价也高于Paddington。
而Strathfield是悉尼房价最贵的地区,一套3居独立屋需要6.5万澳元,比目前颇受欢迎的Gordon和Mosman要贵。
这与如今购房者对房价认知相差甚远,众所周知,目前是越接近CBD的住宅,房价越高。
然而在过去,房价的分布情况却并非如此。内城区的房价反而比外围区域的房价更便宜。
SGS经济规划所经济学家Terry Rawnsley表示,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期间,待遇最好、最受欢迎的就业岗位来自制造业。而该行业的岗位多出现在悉尼西部,包括内西区。相较之下,内城区的就业前景并不理想,基础设施不佳,房屋质量也差。
到了70年代至80年代,制造业开始衰退,人工逐渐被自动化取代,就业岗位减少。与此同时,金融服务、媒体、科技等行业兴起,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。如今,这一部分贡献了悉尼经济总和的三分之一。
这类企业多选择建立在内城,因此,就业及区域人口密度发生变化。而这些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也逐渐稳固了内城区的地位,随着交通拥堵成为一个真正的障碍,生活在货车沿线,或步行距离可至CBD的区域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。
这不仅仅是就业和地区的知名度发生了变化,而是悉尼市民对房屋的认知以及它出售情况,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。
房屋销售模式改变
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,Richardson & Wrench Mosman的总监Robert Simeon一直在房地产行业工作。在以前,他会记下买家的名字,并且在车里还准备了一个桶,装满了正在出售房屋的钥匙。每次,他都会开车亲自接送买家去参观出售的房屋。
在1987年以前,在房屋销售方面,开放参观并不是那么流行,手机也没有被人们普遍使用。
“那时为了鼓励别人和你一起销售,你必须承诺会在你的店铺放彩色照片。”Simeon表示。
技术一直在改变着游戏规则,它使得人们可以直接用双眼去观看全世界的市场。
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,拍卖也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。在当时,80%的住宅是通过私人条约销售的。而在这80%出售的房产中,大约一半的住宅都会在市场上成功售出。
海滨豪宅增值稳定
与现在相比,虽然在房产的一些方面是完全不同的,在其他方面却还是惊人的相似。
比如,悉尼一直是全澳房价最贵的城市。甚至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,当地人也会被市区海滨豪宅的价格所震惊。
悉尼最贵的房屋是Elizabeth Bay的Boomerang公馆。在1979年,它的售价就已经超过100万澳元,成为有史以来首次出现七位数的房价。在2002年,它也成为第一批售价超过2000万的住宅。而到了2016年,同样的房产价格已经高达6000万澳元左右。
应用经济学家Peter Abelson合著了从七十年代到千禧年之后悉尼房价变化的报告,他们认为悉尼房产价格的一些关系始终保持不变。
买家需求发生改变
此外,PK Property Group的中介Peter Kelaher表示,在80年代,住在离工作地点近的地方并不是买房时考虑的先决条件,因为当时的交通并不拥堵,人们宁愿住远一点。
“他们可以将孩子送到好学校,住得近不近倒并不重要,因为在路上并不会耽搁太长的时间。”Peter Kelaher表示。
而如今,悉尼最顶尖学府附近区域的房产变得备受追捧。
同样地,买家的喜好也完全改变。他表示,四分之一英亩的房子在80年代和90年代很受欢迎,但随后就转向了公寓。